楊浩康 Dr Yeung Ho Hong - 健康資訊園地

楊浩康 Dr Yeung Ho Hong - 健康資訊園地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症狀、預防及治療方法 - 楊浩康(Yeung Ho Hong)醫生

流感症狀與預防 - 楊浩康(Yeung Ho Hong)醫生

流感症狀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俗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疾病。此病毒主要透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播,例如咳嗽、打噴嚏或直接接觸受污染的物品表面,極易在人群中擴散。流感通常呈現季節性流行,尤其在冬季或氣溫驟降時更為普遍,使得社區中出現連鎖性爆發現象。

流感病毒可分為A、B、C三型,其中A型和B型是引起季節性流行最常見的病原體。A型病毒因其具有高度變異性,且A型流感病毒除了感染人類外也可感染動物,還可能出現跨物種間的傳播,常導致流感大流行,而B型則至今只曾出現在人類。病毒的高變異性使得每年流感疫苗的組成都需要根據最新流行株進行調整,因此年年接種流感疫苗成為預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臨床上,流感的症狀通常在接觸病毒後的1至4天內出現。患者可能會出現突然高燒、嚴重頭痛、全身酸痛和乏力,同時伴隨乾咳、喉嚨痛及流鼻水等症狀。部分患者會因病毒引發支氣管炎、肺炎或鼻竇炎等併發症,特別是幼兒、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易出現病情加重,甚至生命受到威脅。

對於流感的診斷,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進行初步評估,並結合體格檢查及問診來判斷是否疑似流感。為了進一步確認診斷,通常會採用快速流感測試或病毒培養等實驗室方法,這些檢測手段可以在短時間內識別病毒的存在,幫助醫生制定適當的治療計畫。

流感治療方法

流感的治療主要以對症支持療法為主,包涵充足的休息和大量補充水分來幫助身體抵抗病毒。使用退燒藥、止咳藥等非處方藥物可以暫時緩解症狀。此外,在症狀出現後的前48小時內,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Tamiflu)或扎那米韋 (Zanamivir) 能夠有效抑制病毒的複製,縮短病程並降低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如何預防流感

除了治療外,預防依然是對抗流感最為重要的策略。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手段,疫苗能夠提高免疫力,使人體能夠提前識別並抵禦當年的主要流感病毒株。在疫苗接種之外,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使用酒精消毒劑及保持居住環境清潔,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在高峰期人群密集的場所,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同樣被視作必要的防護措施。

此外,流感防治還涉及公共衛生策略,例如及時發布流感預警、設置臨時診所以及鼓勵患病者居家休息等,這些措施能有效減緩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速度。醫療機構在流感季節通常會加強應急準備,確保重症監護資源和抗病毒藥物的充足供應,以應對突發流感併發症的挑戰。

總結來說,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傳染性呼吸道疾病,其症狀範圍從輕微到嚴重不等。正確的診斷、及時的對症治療以及預防措施如疫苗接種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對於減少感染和降低併發症風險至關重要。隨著醫學技術和公共衛生措施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流感的認識日益加深,也使得防治這一常見疾病更加有效,保障了大眾健康。

↑ Back to top